全国服务热线:028-88855955(24小时)
如何充分发挥公积金制度的应有功效?如何助力“新市民”安居圆梦?如何更加方便市民办理相关业务?这是成都公积金中心上下近期热切讨论与探索的课题,5月11日,在成都公积金中心举办的“中心大讲堂”上,该中心班子成员与部分中层干部分享交流近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心得,对问题不回避、提建议不留情、讲事实不隐晦。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黄勤对四川日报记者坦言,公积金服务的改善不能仅停留在“大厅”。
“点”上经验
提炼为“面”上对策
“在研究如何将‘新市民’等更多人纳入公积金制度保障的时候,却不能忽略部分缴存职工因政策不与时俱进、工作流程不优化、工作不细致等被拒绝在商品房公积金贷款门外的问题。”5月11日,在成都公积金中心举办的“中心大讲堂”上,郫都管理部聂荣梅讨论交流时直击问题核心。
交流现场,大家围绕推进公积金制度改革创新、加快全国公积金行业领先中心建设目标,分别就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创新、服务水平提升、风险防控、业务流程优化、资金运营、信息支撑等问题展开讨论。成都公积金第二分中心谭昕说,分中心辖区内双创人员和“新市民”众多,是制度创新落地执行的发力点,在加大对各类人群调研的同时,必须建立跟踪台账,以此为依据提升服务水平,挖掘潜在资源。
黄勤在交流时说,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保障均衡性、政策普惠性、机制公平性“三大缺陷”,已经成为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制度短板。未来要下决心解决好非公群体制度覆盖差、多数人的低存损失支持少数人低贷福利等深层次问题。因而要“把‘点’上经验提炼为‘面’上对策,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实践成果”。
上一篇:没有了
全国免费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