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28-88855955(24小时)
到2020年,我市有效读者总人数将达到150万人以上,年流通人次将达到800万人次。昨日记者获悉,我市制定的《成都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2018-2020年工作计划》新鲜出炉。到2020年,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全面建成,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市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20000-60000平方米,县级公共图书馆面积达到4500-20000平方米;全市阅览室座席数达到1.5万个以上;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均藏书量达到1.2册以上,人均年新增藏量达到0.08册(件),人均购书经费达到2元以上,县均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达到6TB以上。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全市有效读者总人数达到150万人以上,年流通人次达到800万人次,年文献外借达到650万册次。
到2020年
社区图书馆使用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千人
昨日,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2018-2020年工作计划》的制定是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要求,完善设施网络,丰富服务内容,强化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能,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服务高效、惠及群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用,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根据计划,我市到2020年将完成12大项目,涉及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市民们的阅读生活息息相关。
该负责人透露,到2020年,我市将完成成都图书馆新馆的立项选址工作并启动建设,建筑面积不低于5万平方米;完成金牛区、高新区、温江区、彭州市、新津县、简阳市等图书馆新馆建设工作。到2020年,我市社区图书馆使用面积将按服务人口计算不低于20平方米/千人,阅览座位不低于4席/千人,用于读者服务的计算机数量按服务人口计算不低于1台/千人;至少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并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兼职工作人员或招募志愿者。到2020年,社区图书馆基本馆藏量将不低于人均0.5册,复本不大于2册,年更新数量不少于10%。到2018年底,社区图书馆均要设立固定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双休日对外开放。设立醒目的导引标示和服务公告,包括开放时间、文献排架标识、服务项目与规则等。我市还将完成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全市公共图书馆联盟和通借通还平台基础上,加快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县级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网络达到100%建成。
之前,我市曾正式公布了成都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20个点位,让市民们拍手叫好。今年年底,我市将建成20个城市阅读空间;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50个城市阅读空间。
上一篇:没有了
全国免费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