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28-88855955(24小时)
为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关于突出公园城市特点的重要指示,开辟城市转型升级新路径,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有着4500年文明史和2300年建城史的成都,正在迎来城市千年之变,并以先行先试的勇气发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宏愿。
公园城市是什么?怎么建?成都市规划局正牵头编制《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昨日,市规划局局长张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首次对公园城市内涵特征及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策略、举措等方面进行阐释及解读。
何为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三步走”发展目标
202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
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方位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公园城市内涵特征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什么是公园城市呢?
曾九利:根据充分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成都商报:公园城市具有哪些内涵特征呢?
曾九利:在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我们认为公园城市内涵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建设公园城市正是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来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蓝天白云常在,青山绿水永存”的美好愿景,引领功能产业、资源利用、文化景观、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发展,形成“绿色+”的新发展框架;实现城市格局更加优化、绿色空间和公共空间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城市功能更加开放、城市形态更加优美、城乡关系更加融合、产业发展更加绿色。
二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城市工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将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落到实处、落细、落小。公园城市理念将“城市的核心是人”作为价值取向,以“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方向,突出公园城市中的“公”字,做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突出人民属性,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突出“服务所有人”,力争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突出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公园城市理念应体现山水林田湖城之间的合理配置和统筹优化,将山水林田湖城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构筑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依的一体性关系。
四是突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公园城市理念将以人本作为规划建设的逻辑起点;科学构建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注重生态建设,营造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城乡环境;强调加快产业转型,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功能产业。实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上一篇:没有了
全国免费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