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28-88855955(24小时)
5月5日至6日,成都市市级领导干部和区(市)县“一把手”完成了一次“拉练”,主题是“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2017年9月,成都召开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提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创建、社区服务提升、平安社区创建等“五大行动”。
时隔8个月,“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社区治理成效是否有所显现?居民是否认同?从城市到乡村,与会者既是汇报者,也是答卷人。
改变的不仅是环境还有切身感受
走进武侯区玉林街道倪家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醇厚的咖啡香扑面而来,一些好学的居民正在学习咖啡拉花。通过空间整合、功能叠加,传统的8小时办公场所,变成了社区居民全天候互动式的“家园”。
在郫都区,以“可食地景”为载体,该区引导自治,让居民认领土地,拆墙透绿。此外,新津县还整合社治工作室、大群团服务站、便民服务室、综治中心等,打造社区“一家人服务驿站”,将便民代办、居家养老、社区教育等多元化服务功能合为一体。
改变的不仅是环境,还有居民的切身感受。
一场覆盖全域的社区亲民化改造,不仅留住了老年人的脚步,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纷至沓来:看书、喝咖啡之余,华阳的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6万名“蓉漂”也爱上了他们所在的桂溪社区,因为这里不仅有漂亮的社区公园,还可在办公大楼里享受到各种社区服务。
上一篇:没有了
全国免费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