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区: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公园城市建设肌理
2017年春夏,在距离成都市中心30余公里的兴隆湖畔,一座可观湖景的星巴克开放,彼时被戏称为“最孤独的星巴克”。3年后,“最孤独的星巴克”已悄然撕掉标签。
“最孤独的星巴克”的成长背后,是成都公园城市成长的鲜明印证。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天府新区逐渐勾勒出公园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两年多来,成都天府新区首设公园城市建设局,组建公园城市研究院,初步构建以36项重点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536”公园城市规划体系,规划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新增森林面积1.2万亩,形成河湖水体1.3万亩,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生态本底全面铺筑;成功举办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建成公园城市展示厅,加快布局全域“15分钟生活圈”重大…
2017年春夏,在距离成都市中心30余公里的兴隆湖畔,一座可观湖景的星巴克开放,彼时被戏称为“最孤独的星巴克”。3年后,“最孤独的星巴克”已悄然撕掉标签。
“最孤独的星巴克”的成长背后,是成都公园城市成长的鲜明印证。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天府新区逐渐勾勒出公园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两年多来,成都天府新区首设公园城市建设局,组建公园城市研究院,初步构建以36项重点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536”公园城市规划体系,规划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新增森林面积1.2万亩,形成河湖水体1.3万亩,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生态本底全面铺筑;成功举办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建成公园城市展示厅,加快布局全域“15分钟生活圈”重大功能配套项目。
“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建设的指挥棒,才能真正让公园城市实现永续发展。”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自然资源和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渗透进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肌理。
当前,天府新区坚持生态优先,实施全域森林化工程,开展锦江、鹿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形成连片绿地湿地、河湖水体5.1万亩,筑牢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基底。突出三生协调,锚固70.1%生态空间,划定“三区三线”,将城市建设区产业用地压缩至20.6%、居住用地提高至34.1%,构建大开大阖的空间架构。强化设计呈现,构建以城市设计为先导的“1536”规划体系,首创“城市设计图则+公园城市规划图则”双重管控,着力打造独角兽岛、湖畔书店等一批独具魅力的新锐地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