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28-88855955(24小时)
11月,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人字绿廊景观方案设计采购启动全球招标。本次人字绿廊景观打造将从景观角度出发,重新构建片区景观与公共空间系统,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核心理念,建立顶级人文景致和活力市民空间,打造生态环境与城市意象相互融合、具有未来前瞻性的多维景观与公共空间系统标杆。11月27日,5家顶级设计公司携带其各自方案接受专家评审。SWA、ACLA、MLA+、ATLAS、奥雅设计在人字绿廊景观方案设计竞技中如何表现?下面跟随纹理成都来看。
LOHAS
生息·城都
——智能·人文
有机·生境 便捷·宜人
美国SWA景观设计事务所
图片LOHAS -- Lifestyles of Hub and Sustainability,
意为洛哈斯主义,或乐活主义,它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方案以追求LOHAS的的生活方式为核心理念,通过将LOHAS所强调的“活力、中心、可持续”与公园城市建设所关注的“和谐共生、文化传扬、品质生活、现代治理、绿色发展”五大领域进行特征融合与抽取提炼,形成“智能·人文、有机·生境、便捷·宜人”的三大设计主题。
图片
每个年代有不同LOHAS,不同群体有不同的LOHAS,
这种生活理念永远不会过时
在智能·人文主题之下,方案以SWA设计团队在成都感受到的“年轻、包容、创新、能量”四大印象作为出发点,通过对未来人字绿廊使用人群空间需求的解读,总结出“城市地标、互动智能、都市灵感、侵入式体验、潮流文化、节目集会”六大空间需要,提出“有机·重塑·互联·生活”的VOD设计概念与策略,形成商圈绿轴区、中心广场区、城市客厅区、文化潮玩区、生态桥区五大节点构成的活力中轴布局及对应的景观活动策划、空间概念与策略,细化出14大场景。
图片
SWA将景观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个体,通过对从公共空间到私密小众的单一空间赋予中心广场、阳光草坪、室外剧场、滑板公园、接物广场、口袋公园等不同属性,并有机重构空间序列
,打破传统的功能分区理念,引入“VOD·活力成都”的理念,基于成都年轻人的多元化生活方式,进行有机活力重组,使功能单位有机的重复出现,形成生态与活力交融,模糊单一的线型界面,创造无限的空间潜力和可能性。
图片
图片
通过解构与重组,最终形成以商圈绿轴区、中心广场区、城市客厅区、文化潮玩区、生态桥五大节点功能区串连的活力中轴,实现休闲、服务、活力、生态、商业、汇景、共享、娱乐、体验、互联等功能。配合景观活动策划,形成与天府总部商务区(西区)总部基地“POD+TOD+VOD”三大整体规划策略的衔接,实现自然与都市的互动,灵感和创意的碰撞,枢纽与交通的诞生,最终达到1+1+1>3的效果。
图片
人字绿廊总平面图 ©SWA
在此次竞赛方案中,SWA以中心广场区、城市客厅区、文化潮玩区为例,对中心绿地—公园城市、屋顶花园—野仙仙踪、文化广场-融创乐活、城市客厅-飞瀑庭院、林荫广场-慢·生境、水秀广场-夏日清凉、水秀广场-冬日颂歌、日落剧院-共享时光、日落剧院-音乐浪潮、现代结合传统-竹林冰室,智慧城市-文艺互动,自然课堂-秘密花园及缤纷夜色14大场景进行了集中展示。
图片
活力中轴—中心广场区 ©SWA
图片
中心绿地—公园城市 ©SWA
图片
屋顶花园—野仙仙踪 ©SWA
图片
文化广场—融创乐活 ©SWA
图片
活力中轴—城市客厅区 ©SWA
图片
城市客厅—飞瀑庭院 ©SWA
图片
林荫广场—慢
· 生境 ©SWA
图片
水秀广场—夏日清凉 ©SWA
图片
水秀广场—冬日颂歌 ©SWA
图片
日落剧院—共享时光 ©SWA
图片
日落剧院—音乐浪潮 ©SWA
图片
活力中轴—文化潮玩区 ©SWA
图片
现代结合传统—竹林冰室 ©SWA
图片
智慧城市—文艺互动 ©SWA
图片
自然课堂—秘密花园 ©SWA
图片
缤纷夜色 ©SWA
图片串连孤立生态空间形成城市绿肺系统,
创造城市公园共生互联的新生境
在有机·生境主题之下,SWA以构造可持续生态群落、新生境、微气候和海绵城市作为定位与愿景,形成生态群落走廊、城市新生境、改善微气候、海绵城市、碳汇城市5大生态设计概念与策略。
图片
图片
图片
可持续生态的概念在于联通周边生态区形成稳定多样的城市生态环链。SWA通过将人字绿廊与锦江生态带、毛家湾森林和天府中央公园进行连接,将水和森林引入人字绿廊,交织塑造弹性空间,形成由打散的栖息地组成的生态群落走廊,作为动物的迁徙跳板,为城市间生态群落跨越提供保障。
图片
图片
选取成都可见的珍稀物种并为其搭配提供食物和住所的本地植物,形成生态群落中可持续的食物链。强调对生态缓冲区的打造,形成丰富的生态交流场景,在保护生态核心区的同时,创造更加繁荣稳定的城市新生境。
图片
抬升地形蒸发降温,形成由建筑风廊与森林风廊构成的上下两层风廊。上层建筑风廊通过森林降低温度,下层风廊通过森林侧缘改变风向,吹入宽阔的主路,为人字绿廊创造更加凉爽的气候。
图片
通过实施生态净化滞纳池、雨水花园、渗滤沟等工程项目,达到对雨水“净、蓄、渗、滞”的效果,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利用。
图片
海绵城市 ©SWA
图片
海绵城市 ©SWA
图片
通过乔木和树种的优选与搭配,充分释放环境和生态价值,形成碳汇森林,建设碳汇城市。
图片
碳汇城市 ©SWA
图片
碳汇城市 ©SWA
图片
轨道交通引导站城空间一体开发,
彰显绿色低碳高效生活
在便捷·宜人主题之下,SWA以未来轨道交通16、19、26和S5号线在此形成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为整体框架,以红莲村南站、秦皇寺站、益州大道等4大站点为主要节点,突出考虑将轨道交通与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开敞空间以及慢行交通系统等的结合,形成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思路。提出打造宜人的超级交通枢纽、公园中的慢行系统、安全低维护的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双环相嵌的景观大道。
图片
图片
人字绿廊地下游线系统图 ©SWA
将轨道交通与地下交通进行一体化打造,以红莲村南站、秦皇寺站、益州大道等4大站点为主要节点,串连起涵盖机动车、自行车交通、人行道路的各类地下道路职能,通过下沉广场、大型商场及地标节点与地标进行地下与地面的连接,并合理布设商场、博物馆等业态。整个地下空间通过直梯与区域内所有地上办公空间进行无缝衔接。让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宜人的超级交通枢纽。
图片
人字绿廊地上游线系统图 ©SWA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
“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慢行空间网络,形成“分区、分级、贯通、立体”的两级步行系统,以主要步行道路实现对人字绿廊五大主体区域的各自围合和重要功能点的连接,通过次要步行道路实现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串连。在点状位置通过设置扶梯和直梯实现动线在立体空间上的通达。
图片
人字绿廊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图 ©SWA
合理布设地面公共配套设施,形成对交通系统的功能补充,构建尺度宜人的服务半径,实现设施的安全低维护。
图片
人字绿廊景观大道布局图 ©SWA
规划设计以门户形象环路和地标景观环路为主体的双环相嵌的景观大道。干道两侧街道空间与建筑直接相接,且宽度较大,能容纳较多的功能活动。同时,对包括景观大道在内的所有道路实行照明、铺装等专项设计,确保片区在每一个设计细节上的高品质。
超链公园
——最成都
巴适!
中国(香港)ACLA景观设计顾问公司
超链公园 ©ACLA
ACLA在进行详尽的基地分析、片区车行流线系统分析、片区生态系统分析、片区公共艺术系统分析、片区防灾避险绿地系统分析、片区植被系统分析、客群及公园活动分析的基础上,始于对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深刻印象,提出打造最成都、最巴适的24小时都市枢纽项目规划设计目标,希望用景观完美呈现天府气质,呈现出成都人骨子里“巴适”的生活哲学。整个方案将最成都的巴适与最生态的公园城市相结合,提出最生态、最生活、最好玩的项目整体定位,并以“8个链结”作为设计策略,极具创造性的给出了超链公园的回答。以超链公园为连接,形成10大人字绿廊景观节点布局,并重点阐述了人字绿廊生态策略。
图片
超链公园 ©ACLA
在ACLA眼中,最巴适的成都体现为最生态、最生活、最好玩三个方面,具体到人字绿廊,也即是与之对应的生态自然新目的地、健康人文新典范、创新科技活力带动三大目标。三大目标的实现则分别由“8个链结”来实现,分别是通过链结健康乐活新方式的都市绿廊、链结空间层次及趣味的地形艺术、链结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生态绿地,达成生态自然新目的地的目标;通过链结公园及周边地块的地标性连桥、链结社区人群的公共交流空间、链结成都悠久人文历史的文化符号,达成健康人文新典范的目标;通过链结公众参与性的互动艺术小品、链结各类节庆活动的城市舞台,达成创新科技活力带动的目标。由此,ACLA明确提出以超链公园为整体链结形态的绿色超链结,通过最生态、最生活、最好玩的三大连接环,将“8个链结”进行系统性串连,链结自然、链接都市、链结美味、链结慢活、链结文艺、链结安逸、链结经典、链结新潮、链结精致等成都种种独特的城市个性,用景观完美呈现天府气质,激活成都人骨子里的“巴适”生活哲学。
图片
图片
人字绿廊景观设计亮点—超链公园 ©ACLA
图片
人字绿廊片区流线分析图 ©ACLA
图片
人字绿廊景观节点布局图 ©ACLA
ACLA通过对人字绿廊片区流线分析,提出了由超链公园串连的“超链接公园步道、动感广场、天府果园、森林餐桌、野趣漫步、生态绿洲、光影走廊、无极限乐环、花影草坪、康体乐园”10大人字绿廊景观节点,构成最成都十景。
图片
图片
超链接公园步道剖面图 ©ACLA
通过超链接公园步道的立体设计,营造多层景观,聚人气空间,增加游玩停留时间。塑造二层链结桥,延续人字绿廊景观轴线,以多样特色造型结合文艺元素、桥,增加人与景的参与体验,同时,连接后方商业,加强整区互动。
图片
打造下沉式的动感广场作为城市中央地标,根据舒适的人行流线体验规划广场布局,将景观与地铁车站的交融结合,把人与生态同时引入动感广场,并通过把原本规划在一圈的商铺重新排列,将建筑融入于生态当中,形成分散的商业群落,增加购物步行体验的趣味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动感广场效果图 ©ACLA
图片
天府果园作为超链公园的重要生态区和和艺术结,将成为城市有机食材花园。天府果园鼓励种植本土果树和可食用植物,并形成与周边餐饮业态的联动。
图片
天府果园效果图 ©ACLA
图片
通过森林餐桌的植入,形成特色森林餐桌、林荫户外轻餐饮区、下沉轻餐饮广场。在视觉设计上,通过艺术地形、模糊建筑及景观、商业及自然的边界,同时,自然采光坡道打开狭长的地下隧道,让阳光、新鲜的空气、鸟语花香渗透进下沉空间,让公园成为购物及餐饮的最佳背景。
图片
图片
森林餐桌效果图 ©ACLA
图片
超链结公园步道提供立体的步行空间及富变化的观景体验,形成观赏草地形花境、下沉艺术庭院、自然采光坡道、户外餐饮区等,并链结地面公园空间及二层商业平台空间,为商业带来更多人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野趣漫步效果图 ©ACLA
图片
超链公园在靠近天府公园一侧形成生态绿洲,布局雨水花园弹性广场、特色石坡剧场、雨水花园、下沉轻餐饮庭院、板岩漫步小径等。生态绿洲通过地下单车径能让人们快速地骑行到达各地铁站点,也可以通过地下隧道深入天府公园。
版权所有:成都鼎城好房房屋经纪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2号 / 高新店:高新区天府大道1488号
公司电话:028-88855955 传真:028-88855955
本站法律顾问单位:成都鼎泰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
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
官方微信
全国免费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